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主动暴露暗桩-《抠神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至于吴邪,书里给他安排的身份是长沙老九门其一的后代,算是盗墓世家,但跟摸金校尉毫无关联,反倒是跟前几日横死在何宅的那两个土夫子系出同门。

    强行按捺住心下的波澜起伏,只想着等任务结束回去肯定得好好收拾收拾那个皮痒的权杖,程煜继续听胡八一絮叨。

    “程头儿您不了解我们锦衣卫的出身,所以才会判断错误。”

    程煜一愣,心道难不成张三李四那帮惫懒货才是军户出身?难怪明朝后期的军队跟豆腐渣似的,一个李自成都能一路杀到北京城,真要都是张三李四这帮几乎没什么业务能力的家伙,也就好理解了。

    王凯旋此时开口:“使钱进锦衣卫当差的,通常就是谋个差事,他们也知道升迁无望,是以完全就是为了身上这身飞鱼服和挎着的雁翎刀。上边的头儿也都知道,因此有单独的任务绝不会派给这帮人,哪怕是被程头儿您挑中也会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诿让您放弃。这些人,就只能干些随大流的活儿,说白了就是充个人场。”

    程煜皱眉,心道这王凯旋也不胖啊……

    想到鬼吹灯里,王胖子其实也就是略微有些臃肿,谈不上有多胖,程煜也就放过了这个槽点。

    但是,按照王凯旋这么说,花钱进锦衣卫的那帮人,只能充人场,那合着昨儿那帮货色,竟然还是真的可以被拍出去单独执行任务的锦衣卫?张三李四的身手如何,程煜不甚了了,但只要不是上阵杀敌的工作,程煜觉得他一个人能比那十个二百五加起来都干得更好。就这样的玩意儿还是锦衣卫的正规军,那真不知道这锦衣卫在大明朝是如何能让百官闻风丧胆的了。

    “昨儿程头儿您找去的那些位,也都是军户。不过呢,这军户之中,也分两大类。一类,就是昨儿那些位,祖上是军队里下来的,那些都是真正上过大战场,流过血拼过命,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,为我大明朝的疆土起到过不可磨灭的作用的老军汉们。因为有过那些殊荣,是以朝廷始终记着他们曾经的那些功劳,于是乎子孙后代都可以在锦衣卫谋一份差事。而我们哥儿仨呢,都是少年入伍,进了军队。但现如今我大明朝边疆几无战事,顶多也就是些小股的乱民骚扰,大多数的军人也都没什么事情做,只是朝廷必须养兵而已。每年,朝廷也都会到军队里遴选一些个人能力比较突出的兵,抽调进锦衣卫。我们仨就是这样的情况。”

    听完吴邪的介绍,程煜算是明白了,合着锦衣卫里其实是分三类人。

    一类,是家里有钱的,把儿子塞进锦衣卫的队伍,混吃等死,只是为了他有一份体面的工作,要的就是那张皮,至于俸禄什么的,根本也不放在心上,是以业务能力极差。

    第二类,祖上都是对国家有过重大贡献的,是以国家不但给他们养老,还养着他们的子孙后代。这一类,恐怕不止是锦衣卫的队伍里有,很多其他的编制里,也都不乏这帮人。这些人,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基础,但并不强,小事儿能干,大事儿,或者紧要的事儿,那还是别经他们的手比较好。

    而第三类,才是锦衣卫真正的核心,恐怕当初朱元璋设立这支队伍的时候,也就是要的这帮人。只不过随着一代代的传承,这锦衣卫的人数已经翻了数倍乃至十数倍,机构臃肿到早已不复往日荣光。

    但毕竟,总还是要有办事的人,是以这帮直接从军中选拔的好手,堪称军中精锐,或者直接就是特种兵队伍的人,也就成为了锦衣卫的中流砥柱。真正要办大案的时候,还是得指着这帮人。而锦衣卫的基层军官,恐怕也是以这些人为主。

    程煜明白,这些人都是军中的单兵能力超强的好手,但恐怕也都是军中的刺儿头。军队要求的是整体性,对于单兵能力太突出的其实没什么需求,毕竟单兵强大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统领军队,而且像是三国演义里那种两只军队的将领出阵单独拼杀,谁输了身后的士兵就兵败如山倒的情况,根本就是导演没文化的绝对体现,没有哪场仗是这么打的,那都是在军官将领的统领指挥之下排兵布阵攻城略地的结果。像是这种业务能力出众但并不服管的军汉,朱元璋真的是给他们找到了一条更好的路,那就是成为锦衣卫,充分的发挥他们个人能力突出的优势,同时,又用更为强大的武力压制着他们,让他们不管多么的刺儿头,也都只能老老实实听从小旗总旗百户千户的命令。

    于是,程煜笑道:“只怕你们仨在军队里的时候,也都是那种上级见了头疼的想绕道走的刺儿头吧?”

    三人一愣,随即赧然的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程头儿您是懂我们这帮人的。”

    老板端着胡辣汤摆上了桌,程煜招呼他们喝两口热乎的。

    “你们的能力我刚才就发现了,和昨天那十个家伙的确不是一个层次的,今儿曹头儿安排你们仨来帮我盯着那个人,我也就彻底放心了,你们肯定能把人盯死同时又不会被对方发现。”

    仨人一边出溜出溜的喝着滚烫的胡辣汤,一边嘿嘿的笑着,笑声中,几乎全都是对程煜这些赞美毫不谦虚的全盘接受。

    “但是你们不觉得刚才你们其实也有做的不对劲的地方么?”

    三人一愣,齐刷刷的放下蓝边碗,满脸不服气的看着程煜。

    “你们仨窝在胡同口的时候,有没有发现,来往的街坊,以及那些摆摊做小买卖的商贩,手里不管忙着什么,却都会不约而同的时不时看你们两眼?”

    三人对视一番,点了点头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