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9章 民政诸事-《明末最强钉子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在大将军府的大堂上。
    容终、李昌荼、朝安三人向温越行礼参拜。
    温越坐在官帽椅上,背后是一幅巨大的画壁。
    两侧还摆放着几扇大型的屏风,整个大堂显得庄严肃穆。
    在温越的下首,坐着幕府主事周点柯。
    他正捋着胡须微笑着看着众人。
    三人跪下行礼,现在的温越不仅是平虏伯,更是名震天下的人物。
    面对他,三人都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压力,仿佛温越比以往更加深沉和威严。
    温越看到三人紧张不安的样子,不禁笑了笑,说道:“大家都是自己人,不必这么拘谨,坐下说话吧。”
    听到这话,三人松了一口气,感谢后各自坐下。
    温越简单寒暄几句后,便直接道:“老李,你先来说说民政局的情况。”
    李昌荼了解温越的作风。
    他喜欢直截了当,不喜欢拖泥带水。
    于是连声答应:“好的,好的。”
    他事先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取出一份文册。
    “我负责的民政局主要管理全路的农业、畜牧业、商业、工厂和矿业等事务。截至崇祯三年三月,现在包括山海关外,永平府,已经新开拓的西边山林草原,人口达到了五十四万六千四百五十人。
    “之前大将军曾带领回来的灾民数量为二十二万五千余人,再加上这些年陆续流入的灾民,新增人口总共是三十万人口。
    “这些新增的人口多数是年轻的劳动力,包括许多成年男女。”
    温越微微点头,继续聆听李昌荼的汇报。
    李昌荼兴致勃勃地谈到了屯地的粮食征收情况,重点提到了青牙堡。
    目前,整个保安州的军田总面积大约有近四十万亩。
    根据税收制度,每年可以从这些土地上征收七万多石粮食。
    但由于附近居民大量食用肉类和蛋类,对米粮的消耗量有所减少。
    现在,通过征粮,以及购买军民手中的剩余粮食。
    所以,光是在青牙堡,民政局能获得十三万余石米粮。
    李昌荼继续汇报:“关于这些年新建的屯堡,涉及的营田地超过一百多万亩,这几年来田亩开垦,这些地区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,但仍有轻微亏损。
    “不过,由于营田制能够集中资源和力量,推广各种技术,预计从今年开始,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将有盈余。”
    他进一步估计:“根据民政局的预测,这一百多万亩的营田地将带来约十万石粮食的盈余。”
    温越听到这里,松了一口气。
    当初安置这些灾民时,他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代价。
    现在,他们不仅能自给自足,甚至还能有所盈余,这无疑减轻了他肩上的重担。
    李昌荼接着说:“至于西边的山林和草原,我们安置了大约七万人口。
    “从前年开始,大部分新流入的灾民都往西边安置。
    “不过那里的屯堡暂时还无法完全实现自给自足,需要民政局的补助。”
    温越点头表示理解。
    李昌荼接着转向商贸、厂矿等事务。
    他语气中透露出兴奋:“目前,关外的商业贸易蓬勃发展。
    “根据规定的征税项目,我们需要对二百四十六种商品征税。
    “一年内,如果商品买卖价值不超过四十两,则免征税。
    “前年的时候,我们征收的商税为一万六千余石;
    “去年的时候,这一数字增长约一倍,达到三万余石。
    “预计今年,我们可以征收超过五万石的商税。”
    听到这个数字,朝安、容终等人都感到震惊,连温越也不禁心动。
    要知道,在大明朝,征收商税一直是个难题。
    万历年的前期就不多说了,有张居正这大佬在,税收还是挺多的。
    不过,万历年的后十年,全国各地的税监矿使,上缴国库总额不到三百万两。
    平均下来每年也就几十万两。
    相比之下,现在温越治下的商税收入,已经相当可观。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温越征收的是粮票而非白银。
    在白银贬值下,粮票的价值远高于白银。
    所以,这样看来,关外的商业,确实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。
    当然,这还是无法余屯田相提比论的。
    dengbi.net      dmxsw.com      qqxsw.com      yifan.net
    shuyue.net      epzw.net      qqwxw.com      xsguan.com
    xs007.com      zhuike.net      readw.com      23zw.cc
    第(3/3)页